为进一步筑牢科研诚信防线,涵养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与学术生态,切实提升全校教师学术道德素养,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7 月 9 日,我校在建工楼天健厅隆重举行《科研诚信建设及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处副处长吴珂担任主讲,软件学院全体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参训。

讲座中,吴珂处长以扎实的专业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全球视野 - 国家战略 - 校院实践" 的三维讲解框架。她首先从全球撤稿论文的整体概况切入,揭示学术不端行为的国际共性问题;紧接着聚焦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新态势,深入解读国家层面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的政策导向;随后系统梳理科研失信行为的主要类型,涵盖数据造假、成果剽窃、署名不当等典型表现;最后详细阐述预防机制与处理流程,为教师提供全链条的行为指引。
结合近年来学术界的典型案例,吴珂处长深刻剖析了科研失信行为对个人学术生命、单位学术声誉乃至国家科研生态的严重危害。她强调:"恪守学术诚信不仅是科研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保障科研成果真实性、提升学术公信力的前提,其价值直接关乎科研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整场讲座案例鲜活具体、分析鞭辟入里,既有宏观政策的精准解读,又有微观操作的实用指导。软件学院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科研失信行为的边界界定与防范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严格规范科研行为,共同推动学校形成诚实守信、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道德根基。